9月伊始,“北材南下”已悄然啟動。“我的鋼鐵網”分析師甘遐勇表示,今年其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且南下資源量將更大。
鋼材價差帶來資源南運
所謂“北材南下”現象,指的是北方地區進入冬季之后,當地鋼材需求受氣溫等因素影響幾乎停滯,南方市場與北方市場的鋼材價格差價拉大,北方地區(主要為東北地區)的鋼廠、貿易商順勢采用低價政策,將鋼材資源南運、分流的現象。南北市場建材差價一般維持在300元/噸以上,北方鋼材資源進入南方市場后,除去裝卸費、運費、人工費等費用外,仍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數據顯示,近年來,每年9月初至次年2月底,南北方價格差異尤為明顯,以沈陽市場與廣州市場相比較,螺紋鋼冬季價差在400元/噸左右,高線價差在350-400元/噸之間,與北方資源集中南下的時間基本吻合。
而到了每年3月初至8月底,南北兩地建材價差均價縮?。ㄔ?00-200元/噸之間),此時為北方需求旺季,鋼廠資源多數補充本地,對于南下需求并不明顯。值得一提的是,進入10月份以后,沈陽市場的建材價格開始逐步走低,與上海、廣州市場的價差也進一步拉開。據“我的鋼鐵網”監測,截至10月23日,上海、廣州市場20毫米三級螺紋鋼的價格分別為3430元/噸、3760元/噸,較沈陽市場分別高出120元/噸、450元/噸。
“北材南下”之資源流向
從近兩年東北地區北材資源南下情況來看,華東長三角、華南珠三角無疑為冬季“北材南下”資源流入的主要地區。隨著漫長冬季的到來,東北地區鋼材市場需求冷清,促使多數鋼廠相繼轉戰南方市場。從東北地區資源在南方的分流情況看,主要流入地為上海、廣州兩地,部分資源分流到深圳、廈門、寧波、泉州。
據甘遐勇介紹,2011年冬季,東北鋼廠南下建筑鋼材資源累計128萬噸,而在2012年冬季,該資源累計達187萬噸左右,較前一年增46%。他預計,今年東北地區鋼廠南下建筑鋼材計劃投放量約為271萬噸,較去年將增加45%。
去年的“南北之戰”
去年,圍繞著“北材南下”,南北鋼廠之間的價格戰充滿“火藥味”。據悉,去年冬季,東北鋼廠為加大鋼材南下的力度而出臺了一系列降價促銷政策,而南方鋼廠同時也大幅下調了出廠價。同時,為完成“北材南下”的計劃投放量,東北鋼廠還普遍出臺了現款訂貨優惠、訂貨量達到一定程度給予“讓利”,以及承兌貼息方面的訂貨優惠政策。
南方鋼廠也毫不示弱。在東北鋼廠大力推出訂貨優惠政策之后,華東、華南地區的建筑鋼材生產鋼廠也相應作出了反應。業內人士就此指出,南方鋼廠的積極表現,對當地現貨市場價格的上行帶來了壓力。
“金九銀十”在人們的期盼中落空,冬季漸行漸近。那么,今年“北材南下”對市場的影響又將如何?業內人士指出,北方資源只有靠低價,在南方才有市場。如果南方市場價格也低,那北材的低價優勢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