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11點,中國在南極的第四個科考站泰山站主樓正式竣工并投入運行。這是寶鋼首次采用“設計+采購+施工”EPC一攬子總包承建方式,在南極科考基地構筑的標志性建筑。寶鋼項目經理葉超還被國家海洋局任命為中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副站長。
泰山站位于已建成的中山站與昆侖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海拔高度2621米,年平均溫度為零下36.6攝氏度,屬于內陸考察度夏站。泰山站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其中主樓面積410平方米,其外形為流線感的圓形,頂端有形似“燈籠帽”的觀測臺,底部架空,遠看仿佛一盞紅色的燈籠高掛在南極的冰天雪地中,因此,“中國紅燈籠”成了泰山站的一個昵稱。泰山站采用鋼框架支撐作為結構體系,主體建筑分為三層,底層儲物,中間層住人,頂層用于科研和觀測。泰山站建成后,不僅可滿足20人的度夏考察生活,還將成為昆侖站科學考察的前沿支撐,具有進一步拓展中國在南極科學考察的領域和范圍的重要作用。
泰山站建設由主樓與輔助設施等組成。去年11月7日,寶鋼工程城市建筑事業部葉超、周靈等16名項目設計和施工人員,隨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隊乘坐“雪龍”號從上海啟程,12月2日抵達中山站后,通過直升機及雪橇車將施工器材、建筑材料運至施工現場,隨即對泰山站實施開建前準備。12月28日,泰山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者經過45天的極限施工,順利實現預定目標。
據悉,葉超今年底還將帶隊奔赴泰山站,建設除主樓之外的其它輔助設施。